《那不只是數據,每一個代表的都是一個生命》
今天過後,在台灣COVID-19的染疫人數就要破萬人了。
-
昨天網路有流傳一篇文章,因為不確定真實性,因此沒有轉發。大意上是一個單純的老爺爺,每天都日常就是去龍山寺拜拜,回家,跟家人相處。有一日感覺身體不適,確定染疫,家人也必須分別隔離不能至醫院探視。老爺爺90歲高齡,為避免在床上翻動時跌落,只好採用管束,就是手腳需要綁起來。老爺爺其實很聽話,但為了安全必須這麼做,老爺爺很自責,對家人感到抱歉,覺得就是因為他去拜拜,才會讓大家隔離。最終,老爺爺去世了,身邊沒有家人,沒有送行,沒有儀式。
-
老爺爺的故事我相信每一天都是真實上演。每一個死亡人數就是一個生命,代表一個家庭的心碎,不只台灣,一年多來,全世界太多心碎的家庭。每天下午兩點我們都戰戰兢兢的等著,然而事情沒有依我們所想的日漸好轉,但我們可以鬆懈嗎?覺得自己命比較大沒關係的?新北市政府昨天已下令,避免探親、餐敘等行程,疫情現在真的很嚴峻,好想回到正常生活,好想讓醫護警消不再疲於奔命,我們每個人都好重要好嗎?
-
在努力的不單醫院人員與警消,咬牙苦撐的小吃店依舊送食物至醫院幫醫護打氣,自動減租的房東,累垮的外送員,民間機構設法集資買疫苗,教育者不斷整理線上學習資源供在家的孩子們使用。所以,沒事請別再跑出門了,別再群聚打牌了,你的悠哉與無知,腳下會踩著多少人的疲勞與傷心。
-
事情會好轉的,世界開始好轉了,我們比別的國家多了一年的心理準備,一定可以更快恢復正常生活,我們都要這樣期待著,當我們又稱過在家的一天,也代表醫護也忙亂了一整天,我們平安健康,也代表他們的忙碌裡面沒有我們。醫療量能不夠是事實,我們也該給予染疫者深深的祝福,加油,每一個人都要加油。